??
醉墨——盧右夫書畫展淄博第二季
?
主辦:淄博古陶瓷收藏協會 淄博文昌古陶瓷博物館
?
地點:淄博高新區政通路大紅門美術館
?
時間:6月14日上午10時
?
策展人:賈斌 袁偉明
?
?
?
盧右夫
?
盧右夫藝術簡歷
盧右夫, 原名:盧一琤, 1960年生于北京,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
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 研究員。
九三學社社員。
就讀的年代,慶幸諸多大師都在,張仃,龐薰琹,吳冠中,白雪石,范曾,宋滌。得益于他們的 教誨。喜愛水墨,陶醉其中。
旅歐22年來一直致力于傳播中國傳統書畫之美。
現供職于:
匈牙利國立美術學院 教授 ;
德國巴登藝術設計學院 教授;
法國尼斯伊娃畫廊特約畫家 ;
奧地利維也納畫廊特約畫家;
歐洲聯合商報美術特約供稿人。
多次參加國際畫展和個人展:匈牙利布達佩斯國際畫廊展,比利時國際畫展,法國里昂水墨展,法國米羅畫廊年展,德國柏林國際展,奧地利國家畫廊展等。
網址:http://www.luyoufu.cn/ 微信號:luyoufu010
?
?
?
金秋
?
?
醉美
?
?
勁風圖
?
?
黃河圖
?
戲春圖 戲夏圖
戲秋圖 戲冬圖
?
2013年的10月11日——15日,“旅歐畫家盧右夫——淄博書畫展”在淄博開元文化大世界舉行,短短幾天的時間,所展60余幅作品全部被有獨到眼光的收藏家搶購一空,預訂的作品達到了26幅,刷新了旅外畫家回國第一次辦展的新紀錄。盧右夫自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畢業后,旅居歐洲20多年,先后被聘為匈牙利國立美術學院教授,德國巴登藝術設計學院教授, 一直致力于中國水墨的研究和傳播。淄博作為中國書畫交易的云集之地,吸引了全國各地名家前來辦展,盧右夫的國畫作品之所以受到藏家青睞,與其說與他的科班出身有關,倒不如說他中西方相結合的山水畫創作給人耳目一新的美感。無怪乎一位資深藏家斷言:“我看好盧右夫教授的作品,他現在雖然在國內還沒有多大的名氣,但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的身份,沒有較高的藝術水準是通不過的。國外看中的是藝術水平,不看什么名頭,盧右夫擔任匈牙利國立美術學院教授、德國巴登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這本身就是他藝術水平的映射。除卻這些名頭,單看他的作品也是不錯的,他用油畫的色彩和透視效果來表達中國水墨的意境,而且還結合得那么好,不是一般的畫家所能駕馭的,有他老師吳冠中的風格在里面。你看這色彩,這線條,這意境,一個字‘美’?!?br /> 響亮色彩的和諧旋律
書畫家中不乏諳詩者,但有音樂鑒賞修養的,明顯比懂詩得少。筆者欣賞盧右夫筆下的山水畫時,常常被他畫面中鮮活色彩的張力所感染,引起一種強烈的音樂共鳴。比如,看他的《醉秋》作品,那層層疊疊、深深淺淺的金黃色彩,仿佛秋風的律動,神奇地將叢林盡染的過程生動地、有層次地表達出來,觀賞畫面時,耳畔似乎響起理查德《秋日的思語》那動人的旋律,那種“一夜秋風過,滿目紅葉詩”的律動是一種極美妙的藝術通感。畫是看的,從盧右夫的畫中卻可以聽到音響(氣韻)的流動,畫中有樂,不啻一曲“聽得見”的樂章。
其實,凡大師級人物都是愛好音樂的高手。達芬奇愛好音樂,畫中有樂,君不見,蒙娜麗莎之笑容傳遞出仙樂般的力量,神秘的笑猶如飄忽之旋律。此乃賞畫而聞樂是也。借用佛家所說的“耳中見色,眼里聞聲”,音樂鑒賞可用心眼來看,書畫鑒賞就可用心耳來“聽”,凡是耐“看”的音樂和動聽的“繪畫”,皆堪稱精品。書畫本身是靜態的、無聲的藝術,書畫佳作中的線條和色彩卻能“動”而“奏”之,美術評論也不乏“響亮的色彩”、“旋律般跌宕起伏的色彩組合”之類的通感用語。油畫大師梵高非常注重色彩,曾學習過鋼琴,力求顏色與聲音的契合,其一幅又一幅的《向日葵》,以強烈的色彩張力直抵人心,觀者儼如聽到一首首不同凡響、聲情激越的變奏曲。而盧右夫的新作《收獲的田野》,夕陽西下,晚霞滿天,收割后的田野空曠無邊,田野寂靜,畫面上似乎有悠揚的牧笛聲在曠野回蕩……
繪畫藝術可憑視覺形式傳達音律的效果,是因為線條有節奏、色彩有音階,圖形有樂感。浪漫畫派大師德拉克羅瓦曾說“色彩就是眼睛的音樂,它們像音符一樣組合著”。我們從吳冠中的作品中,似乎可以聽聞悅耳動人的江南絲竹聲。而從盧右夫的《醉秋》中,則可以聽到秋風的呢喃、秋葉的私語、秋風與秋葉的合奏。他不愧是個弄色的高手,能調動起我們眼、耳、鼻的所有感官,給人以豐富的藝術美感和聯想。
油畫效果的筆墨詩意
中國畫歷來追求精神層面的藝術創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成為眾所周知的中國畫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當中國畫以水暈墨彰顯效果去傳達山川之神韻時,西方畫家卻用繽紛色彩去再現自然景象的逼真性。旅居歐洲多年的盧右夫,恰恰融匯了東西方藝術的精華,綜其精要就是:用油畫般的效果再現中國畫的筆墨詩意。
“詩有有畫,畫有有詩”是宋朝名家蘇東坡提出的理論學說?!霸娗楫嬕狻钡拈_山鼻祖是唐朝的大詩人王維。蘇軾曾給予王維這樣一個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边@句話應是對他藝術意境,一種由有限到無限的超越美的概括。王維,字摩詰,他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鍾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畫中有詩”就是指繪畫也有詩的韻味,使詩情和畫面融合在一起,通過繪畫形象所表達的,不僅是視覺看到的景色人物,而且還是視覺無法看到,卻可以感受到,感悟到的東西,也就是從有限的繪畫中感悟到無窮的意蘊。如:《終南山》運用中國山水畫獨特的移動、視點透視法,以精心的構圖,簡練的線條,成功地表現出高遠、平遠、深遠的山水景象。董其昌《畫旨》說,“畫中詩”惟王維得之,到了元代,黃公望得之,因題六言詩,曰‘詩在大癡畫前,畫在大癡詩外。恰要三百余年,翻身出世作怪?!?。唐人舒元輿作《桃源圖記》:“煙嵐草木,如帶香氣,熟視詳玩,自覺骨戛青玉,身入境中?!睍嫺呤譄o不是畫幅富有意蘊、情韻,意境深遂高遠,耐人尋味,俗語所說很有“書卷氣”,便是指“畫中有詩”的意思。
盧右夫的作品便是“畫中有詩”的杰出代表,他比“畫中有詩”還要更進一步,吸收了西方油畫清晰的透視效果,使觀者產生無窮無盡的藝術聯想。比如他的《冬日暖陽》:厚厚的冬雪中,有幾株臨水而生的老樹樁,老樹樁新生出茂密的枝條,曼妙的枝條和枝條的倒影用深淡不一的線條來展示……整個畫面只用了黑白兩種顏色,但并不讓人感覺單調,相反,甚至讓人看到了溪水的流動、春雪在暖陽照射下的靜謐之美??吹竭@幅畫,讓人不禁想起“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詩句。他的《醉美》,整個畫面雖然只有一棵樹,但龐大枝椏的自然線條形態與葉子的濃密結合在一起,卻有油畫般的厚重效果,一棵樹的頂天立地躍然而生,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樹下的大地以及樹所表現的意境,更讓人想起詩人舒婷筆下的《致橡樹》,可以作為一種樹的意向,又可以理解為一種精神。
盧右夫的作品中,沒有名山大川的描述,更沒有雷同之作,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曾有一位藏家看中了他的《冬日暖陽》,想讓他再畫一張,盧右夫婉拒:“同一題材,我一般不畫第二次,所以,不可能創作出同樣的作品?!边@樣對純藝術的追求,使他遠離了所謂“商品畫”所帶來的雷同及匠氣,他強調藝術的感覺,他說:“人只有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才能創作出純藝術的東西?!笔堑?,唯有彰顯了詩意的情懷,才能遠離平庸,才能使觀者擁有更美好的想像空間和人文情懷。
反觀當下,無數成名或當紅畫家,由于受市場利益的驅動和功利的誘惑,他們出手的所謂作品,總是會分為“創作”與“行畫”來不同對待。這樣的畫法,拼的是“名頭”,玩的是“技巧”,經營的是畫外的工夫,創作主體已然心不在下焉,又何談以作品感動于人?
我們評論一幅畫的高下,掛在嘴邊常說的名詞就是“格調”與“意境”,高明的大家,都是詩、書、畫、意的全才,唯有胸懷大美,方能畫出大美之作,這也是盧右夫先生醉心于藝術的寫照吧。前不久,廖靜文女士(徐悲鴻夫人)看到了盧右夫先生的新作,欣然為他寫下了“盧右夫先生畫集——醉墨》,也許,在這位老人的心中,只有醉心于水墨的人,才能畫中如此醉人的畫作吧。
?。ㄓ浾摺⊥趸郏?/p>
?
- 相關新聞
- 民生品質提升的沂源實踐
- 凝聚奮進力量 邁向新的征程
- 做表率當標桿 以品質引領發展
- 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養老服務聯盟第二次聯席會
- 爭當發展改革隊伍排頭兵
- 天辰齊翔職工有了“娘家人”
- 桓臺:“民生水利”根治水患防治干旱
- 2021健康新力量產業資本對接會召開
- “共享共建”辦好群眾“關心事”
- 市委政法委召開黨外人士情況通報會
- 堅持問題導向 精準發力推進 打好城鎮燃氣安全
- 市直機關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十二屆十三次
- 市政協召開破壞營商環境“中梗阻”典型問題通報
- 我市教育集團化辦學結“新果”
- 聚力實施“六大品質提升工程” 奮力在新時代新
- 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 用今天的“拼搏力度” 換來明天的“發展高度”
- 中共淄博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體會議舉行
-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續寫淄博新榮光
- 全市大氣污染監督幫扶問題整改通報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