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陶安黎)前些日子,下了一場雪,記者來到淄川區昆侖鎮昆山社區那天,天氣晴和,殘雪反射著陽光,讓這個原淄博瓷廠老生活區的市井煙火更加濃郁,而坐落在此地的劉永強陶瓷藝術博物館又給這煙火氣平添一份藝術氛圍。
2021新年伊始,劉永強陶瓷藝術博物館也充滿新氣象。首先映入眼簾的兩件陶瓷“重器”,是劉永強歷時三個月完成的刻瓷精品“穩如泰山”聚寶盆。說起這兩件作品,劉永強面帶喜色,看得出,這是他的得意之作。
劉永強介紹說,泰山是五岳之尊,取名“穩如泰山”,蘊含著堅強穩固、不可動搖、踏實從容、鎮定自若的博大內涵。在創作過程中,除了宏觀的把握,更注重細部的刻畫,著力突出泰山的大氣磅礴,端莊秀麗,體現泰山的雄渾壯闊,蒼茫曠遠。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眱杉胺€如泰山”刻瓷作品,無論遠觀還是細賞,都能感到視覺的震撼,構圖的大氣,千巖萬壑,層巒疊嶂,既有大寫意的灑脫空靈,也有處處用心的精雕細琢。
莊子在《知北游》中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鼻f子認為,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為“天地”所具有。人要了解美,尋求美,就要到“天地”之中去觀察,去探尋。
劉永強正是抓住了這種美之為美的精神實質,才有了磅礴恢弘的氣勢,細膩傳神的靈秀,而超強的畫面感迅速把觀者帶進審美意境之中。
館內除了“穩如泰山”聚寶盆,還有魯青瓷生肖作品——青牛,同樣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今年是辛丑牛年。牛有著勤勞奮進、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忍辱負重、健壯頑強等優良品性。早在去年10月,劉永強就開始投入到青牛的創作中,從設計到雕塑,都是親力親為。神態悠閑的臥牛,威猛彪悍的牛勢,憨態可掬的牛牛,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這組作品一經走向市場,便大受歡迎,供不應求。
在這之前,劉永強已經創作了鼠、蛇、馬、羊、猴、雞、狗和豬等8個系列魯青瓷生肖作品,青牛的成功創作,為生肖家族再添新成員,更加豐富了魯青瓷生肖作品。
回首剛剛過去的一年,劉永強充滿感慨。作為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的他,始終讓藝術心路與國運相牽,與國脈相連,堅守著自己的藝術陣地,保持著飽滿的創作熱情和激情。
在劉永強看來,唯有創作才是工藝美術大師的生命,而作品則是大師的靈魂。在大國工匠的理念中,最關鍵的就是創作和作品。常言道,“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苯裉齑髱熓掷镉泻米髌?,明天或許就會成為裝點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如果說美好生活是我們全民提升的方向,那么大國工匠則是一種前行的引領。隨著全民審美品位的不斷提升,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將獨領風騷,從這個意義上看,陶瓷藝術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2020年,讓劉永強感到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在昆侖鎮黨委政府和昆山社區的大力支持下,陶瓷藝術博物館一期工程800平方米展廳已建成300平方米,并投入使用。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劉永強為了刻瓷技藝傳承創作和發展創新,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他的人生起點是淄博瓷廠,所在的昆侖鎮是首批中國特色小鎮,雖然原瓷廠已經不復存在,可是瓷廠人身上那種任勞任怨、不辭勞苦的精神,在劉永強的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斑@里是我的根。沒有了根,樹就活不了?!边@是劉永強常說的一句話。他對瓷廠和昆侖鎮懷有一份深厚的感情,他的工作室雖然陳舊,卻自帶一種滄桑感,這份滄桑讓劉永強心靜如水、潛心創作,為社會奉獻著一件件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
工作室升級為陶瓷藝術博物館,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作品研發、陶瓷文化傳播交流、陶瓷技能教育和學術研究、淄川陶瓷史和淄博瓷廠大事記展覽于一體,并開展以陶瓷燒制技藝為主要內容的陶瓷制作互動,充分展示劉永強陶瓷藝術的魅力,構筑起更廣闊的精神家園和藝術天地,同時也成為陶瓷文化傳承和對外宣傳交流的重要平臺。
2020年,讓劉永強最為喜悅的一件事,就是在培養選樹百名“淄博金牌工匠”活動中,經過層層推選,他入選2020年度“淄博金牌工匠”?!敖鹋乒そ场辈粌H是一項榮譽,一個稱號,它更代表著一種職業精神,體現在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職業品質,而對于德藝雙馨的劉永強來說,可謂實至名歸。
2020年,讓劉永強最為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在“大家創·魯青韻陶瓷精品展”上,展示了劉永強的魯青瓷刻瓷、彩繪、雕塑等60余件經典作品,受到山東省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認可。劉永強把這次聯展當作今后魯青瓷藝術文化創作新的起點,虛心學習眾家之長,創作創新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回報社會,為陶瓷藝術添彩,為文化賦能助力。
魯青瓷是中國頂級文化瓷種之一,主要產地為山東省淄博市。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淄川區出土的青瓷蓮花尊,釉面晶瑩圓潤,造型秀美挺拔,被國務院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魯青瓷瓷質細膩,釉面青翠欲滴,晶瑩剔透,明快淡雅,藝術效果明顯?,F代魯青瓷問世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既傳承了傳統工藝,又適應時代做了創新。
作為魯青瓷代表性傳承人,劉永強時時感到肩頭責任的重大?!栋迪恪贰陡B箞D》《泰山圖景》……數十年來,他以刀代筆,以瓷為紙,一件件作品,無不注入了他辛勤的付出與心血。
劉永強在介紹他的魯青瓷釉下彩《喜上眉梢圖》時說,這幅作品歷經90多天時間,經過畫、刻、上色等七十二道工序完成,每道工序環環相扣,不容出錯,這件作品燒制了五件才成功了這一件,每次燒制的心情是入窯時迫切,出窯時揪心。
這是一個大師的坦誠心跡,也是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
“天下無難能不可為之事,而有能為必可成之人?!迸D甑牡絹?,又給劉永強注入了新動力。牛的負重前行,牛的辛勤勞作,牛的“穩如泰山”,必將讓劉永強在新征程上耕耘出更加絢麗的藝術天地。
編輯:王磊